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经原理第四章习题及答案13
41.【答案】C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关系就是资本之间的关系,即按资分配。按资分配的原则体现在国际社会领域,就是按资本及其实力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42.【答案】A
【解题思路】造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和差距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国际旧秩序。这一旧秩序是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实力建立起来的,符合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但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43.【答案】A
【解题思路】从一次危机到下一次危机所经历的时间叫做再生产周期。它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其中危机是再生产周期的起点和终点,也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阶段。
44.【答案】A
【解题思路】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除了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直接管理外,其他的手段(间接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对国民经济计划化,其中经济手段最重要。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杠杆如价格、税收、利率、汇率等,对不同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关系进行调节,从而引导和干预经济运行的经济政策。
45.【答案】A
【解题思路】选项B、C、D是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46.【答案】D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发生了过剩。
47.【答案】C
【解题思路】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实行间接管理的对象是市场;通过市场进而影响企业。选项A、B是直接管理的对象;D项是宏观调控的任务。
48.【答案】A
【解题思路】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政府宏观调控的中心是扩大需求,使供求关系恢复平衡。B项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中心任务。选项C和D是宏观调控的政策。
49.【答案】D
【解题思路】固定资本折旧是指将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固定资本的价值以货币形式提取并积累起来,以备将来用于固定资本更新。固定资本折旧所提取出来的那部分资金,叫折旧费或折旧基金。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例叫折旧率。
50.【答案】A
【解题思路】按照使用价值即最终用途,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生产资料是用于生产消费的物质资料,消费资料是用于个人消费的物质资料。按照价值构成,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划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
2025考研人数达38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6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